找到相关内容229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说《法华经》授记之特色

    亦有明显的要求和不同变化。首先,本经讲能授记之人有二种:一者为弟子们授记,二者常不轻菩萨授弟子之记,但二者所授的对象各有不同,授通别二记。因为如来是三德圆满的大圣人,三智全,圆融辨通,能知此所授...什么条件呢?在经中明确提出如下几点:  首先,子本身自信自觉,乃能感得佛授记。本经云:“以一大事因缘,出现于世,”这一大事因缘,那是使一切众生都能悟入之知见,才是如来出世的本怀。但是由于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3162671.html
  • 坚持不渝 迈越“难”关

    出家。”其间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,为各部律所载,应当属事实。出于令正法久住、和女性弱点考虑,本不想度女人出家,经过大爱道等再三恳切至诚请求,才只允许剃发著袈裟,精进办道,但没有答应受足戒。如《...真有点失望了。是一切智人,深知女人性情,不但自己不堪修道,而且将会妨乱清净修士。大悲心,度脱一切众生,但考虑到女人于正法弊多利少,因而不许出家,在家同样可修道,这也是佛陀的悲心流露,绝不能作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3462672.html
  • 大乘不离小乘

    ,属小乘种,这实在是罪过。据天台宗教义,阿罗汉相当于七地菩萨的阶位已超脱流转,不受后有,是超凡入圣的圣人,此起我们缚凡夫,是高超得多了。的十号中有应供,梵文音译阿罗汉,从这一意义上说,与阿罗汉解脱相同,但果德不同。十智力,而阿罗汉只五学力。我国是流行北传大乘佛教的国家,历代高佾为弘传大乘教义作出了不可磨消的贡献,但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无疑是偏狭的,有些课题甚至是空白的。既然都是佛陀的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1664159.html
  • 论 如 来

      7、住三昧境,心无烦恼,证无生法:  8、成就智慧,恒住如如:  9、现如来身,十力、六通、十自在、随意变化身形  ,游一切国土,令一切众生见“唯心”之理。  上述次第圆满以后,菩萨或任何修行...。一如来可有无数多的名号,这说法流行于一切大乘佛教中,使得佛教脱离了泛神论的倾向,同时也使我们有的化身观念。佛教三身理论并不神秘,如果悲情弘愿,他见著了众生飘零凄怆,慈悲心使他不容己分身无数,...

    铃木大拙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766315.html
  • 互为背景与资源——从近代东亚佛教史讨论文化传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

    全国藩县知事参事,五月,天皇将宫中的佛像移出,放置在泉涌寺⑥……。这一系列事件表明,在日本崛起的明治时代,佛教其实正处在基督教、儒学、神道教的夹击和新思潮的排挤之下,陷于岌岌可危的境地。也正是在...小栗栖香顶在《护法论》的末尾说的三教(儒道)协力、三国(日中印)联手,向世界推广佛教,其实是以攻为守的策略,既为建立一个大佛教联盟对抗西洋的近代性入侵,又为守住自家地盘以民族主义争取国家权力的支持,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770731.html
  • 格桑尼玛:鉴真东渡

    文化艺术。在鉴真渡海传记《东征传》中,有鉴真带到日本的各种物品的目录,其中分别详细记载了这些物品:食物、药品、香料、佛像、经和疏、以及其他物品。在我居住的京都,有一条药店街,那儿把鉴真当药神供奉着。...宾律师授足戒,成为一名真正的佛陀弟子。   在大福先寺学修佛法时,荣睿和普照并没有忘记他们所担负的使命和任务,那就是时刻不能忘记他们此行的目的,为天皇陛下物色得道高僧前去日本传戒授法。   在大...

    格桑尼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0342277276.html
  • 破除邪说论(三)

    ?   憨山老人在《金刚经>决疑》中也曾提到过五眼的问题,他对此的解释是:“空生疑五眼,将谓有法可见,有世界众生有情。世尊告以所五眼非眼也,但约见众生心为眼尔。”藕益大师在《金刚经>破空论》中...菩萨相续中都足。而别的一些论典中则具体阐释道:肉眼是在加行道时通过供灯、修等持而获得的,依靠肉眼可以现见一百由旬到三千大千世界整个世间内的方方面面。   尽管在叙述上略有差别,但一般而言,佛教经论...

    索达吉 堪布

    |索达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821591355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关于净土真宗的一封公开信

    ldquo;混滥僧伦”之身,广受十方信施之供养,假讲经以播邪见,断信众之慧命,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惭可耻之事?此非“内怀虚假”者何?无缘之大慈,视众生犹若一子,而...,舍此五浊身速生极乐世界,便以方便利益有缘大智慧同观音普贤矣。   何可命在五浊,不依佛力,邪言度生学乎。可悲可叹矣!   同一念佛无别道 四海之内皆兄弟 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2741820.html
  • 论师的佛陀观(四)

    欲显诸佛世尊善住圣种,故舍寿行。谓如世尊于有情深生喜足,于寿亦然。有说:世尊避衰老位,故舍寿行,所化有情事未究竟,复留三月。如邬陀夷一时为按摩支体,见异常相,而白佛言:今者世尊,支体舒缓,诸根变异,容貌...在定、为出定耶?答:出定。(大正27.955中)  注53:问:入四静虑而般涅槃,何故但言入第四静虑耶?答:虽亦入前三静虑,而非坚著,若入第四静虑,即便坚著,故偏说之。有说:为入第四静虑,故入前三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444469.html
  • 智者大师论成佛与做人

    问题的答案时,一方面不离佛教经典,另一方面又博采名家人格学说之长,融会贯通,形成了自己别一格的理想人格学说。 1始从凡夫,终至极圣。智者明确主张,学、修行乃至出家、禅定、止观等的终极目的不外是得...出世之人所追求的长者,佛教的理想圣人也须“姓贵”这一德,即经历了过去无数劫的修行,功德圆满。如“从三世真如实际中生”,不是从今生一朝一夕的修行中来,因而有悠久、光辉的历史。(2)位高。世间之人要...

    高新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644962.html